家校携手育新苗,同心护航青春路——2025年上学期初一年级家长会举行
(通讯:李莉)为进一步深化家校协同育人,凝聚教育合力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,我校于5月9日召开2025年上学期初一年级家长会。本次家长会以“家校携手育新苗,同心护航青春路”为主题,通过专题讲座、经验分享与班级交流等形式,搭建家校沟通桥梁,共绘育人蓝图。
一、对话倾听,凝聚共识
第一阶段会议于天健馆举行,全体家长齐聚一堂,共同开启家校共育的深度对话。
大会第一项:吴伟校长家庭教育微讲座——会呼吸的教育,强科学的土壤
吴校长以“教育的目的不是育分而是育人”为核心,提出“会呼吸,强科学,植入科学创新的种子”的育人理念,强调:
立德树人,全面发展:降低心理问题,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,“没有好的身体,一切都等于零”;
科技创新与习惯养成:“初中三年不要只关注成绩,要像种树一样培育习惯与品格”,鼓励学生“对某个领域有独特的兴趣,有韧劲长期坚持”;
家庭角色:家长需“情绪稳定,做孩子的坚强后盾”,通过管控手机、重视运动与阅读,“让科学创新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”。
阅读与陪伴:“阅读是内心的养分”,呼吁家长多陪孩子读书,少说教、多倾听,用正能量影响孩子的交友与格局。
吴校长特别提到:“初中三年不要只关注分数,要像种树一样培育孩子的习惯与品格,让科学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。”
大会第二项:家长代表分享——规则与陪伴,成长的平衡术
C2414班尹梓瑞妈妈结合自身育儿实践,以“做孩子的队友,而非指挥官”为主题,分享三点心得:
学习赋能:“孩子用错题本分类整理数学难题,用思维导图串联历史事件,效率明显提升。我常提醒她,课间完成基础作业,回家才能集中攻克薄弱环节。”
情绪共情:“孩子曾因老师语速快而焦虑,我陪她一起预习,引导她带着问题听课。现在她常说:‘适应不同风格,也是一种能力!’”
规则共建:“平板使用必须‘约法三章’——权限家长审批、每日限时1小时、不定期抽查记录。哪怕孩子哭闹,我们也坚持底线。”她向家长推荐《解码青春期》一书,坦言:“教育不是单向管教,而是与孩子并肩闯关的旅程。”
大会第三项:年级工作报告——精细管理,守护花开
初一年级组长万艳以“同心相守 育见未来”为主题,从“精细管理 守护成长”“成长解码 智慧同行”两个方面,同家长们一起回顾了一名初一学生在校一天的生活成长轨迹,并结合学生青春期的特点以及年级组跟踪的数据,就如何与家长携手守护孩子成长,进行了充满智慧的分享。
关注身心骤变 构建情绪缓冲带 “当孩子莫名发火时,家长需先冷静,柔中带刚沟通”,她以一起亲子矛盾为例,说明“冷处理+共情”的化解之道;
激活学习动力 打造成长加油站 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,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,注重榜样的引领,尤其强调监管赋能,学校与家庭各司其职,激活学习动力,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获得感、成就感。
筑牢数字边界 守护成长纯净地 科学管控电子产品,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,设置家庭纸质阅读日,呼吁家校协同设定电子产品使用边界,守护成长纯净地。
最后,她动情地总结:“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是花,需要我们用耐心守护每一粒种子的生长时令,让教育成为生命中的彼此照亮,相信,终会邂逅满园花开。”
二、家校交流,赋能成长
第二阶段,家长进入班级与班主任、科任教师深入交流。
各班班主任从班级整体氛围营造、学生个体差异关注、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,与家长探讨如何形成教育合力。针对青春期的情绪波动、学习动力的激发、电子产品的合理使用等共性问题,班主任结合班级实际,提出“尊重差异、科学引导”的协同策略,强调家校需共同守护学生的成长节奏,在信任与理解中搭建沟通桥梁。
各班科任教师也立足学科核心素养,分享如何通过兴趣激发、方法优化、实践融合等路径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。老师们强调,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思维的启迪与习惯的塑造。家校需共同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,以包容的心态理解差异,以科学的方式引导成长,帮助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。
三、双向奔赴,共育未来
会议结束后,家长与老师围绕学生成长展开热烈讨论。从学习习惯的养成到青春期的心理疏导,从兴趣培养到未来规划,家校双方在真诚沟通中凝聚共识,在理念碰撞中明晰方向。正如吴校长所言:“家校携手,是为孩子植入爱的种子;同心同行,方能护航青春之路。”教育从来不是单行道,而是一场以爱为舟的双向奔赴。未来,我校将继续深化家校合作,以科学理念为帆,以温暖陪伴为桨,助力每一位学子在成长星海中乘风破浪!
教育是一场以心印心的远航,家校携手,便是以理解作帆,以信任为锚,在浩瀚星海中为每一株新苗指引方向。成长从无捷径,唯有以科学理念浇灌习惯之根,以温暖陪伴守护青春之芽,方能等来抽枝展叶的惊喜,聆听花开时分的清音。未来,让我们继续同心同行,在周梅的土壤里埋下希望的种子,静候每一份独一无二的生命,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。
以爱为舟,共济星海;静待新苗,花开有声。
家校共育,静守成长;星辰为证,未来可期!
通讯:李莉
编辑:李人扬
一审:符豪良、许晴、嵇志勇、万艳
二审:李冠男
三审:曹共平、吴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