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学校新闻>校园报道> 详细内容

校园报道

学科融合展新思 共探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愿景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4-24 21:47:39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(通讯:姚娟) 为深化课程改革,探索学科融合教学模式,我校高二地理组陈天明老师于4月23日带来了一堂精彩的《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》学科融合公开课。本节课巧妙结合历史、地理、政治学科知识,通过多元视角引导学生理解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深刻内涵,展现了学科交叉教学的创新实践。  

3ae84f6ccd764eb5adc8db84e669c2a2.png 

一、溯背景:以历史视角解读时代命题  

陈老师从历史维度切入,通过图文资料和互动问答,带领学生回顾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,分析当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全球化发展的需求。学生从“张骞通西域”到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的对比中,深刻认识到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是中国立足历史、回应时代挑战的战略性举措。  

二、探方案:用地理思维解析合作框架

课堂第二环节,陈老师借助动态地图和案例视频,生动展示了“一带一路”六大经济走廊的空间布局及重点合作项目。学生分组研讨“中欧班列”和“蒙内铁路”等案例,从地理区位、资源互补性等角度,理解“一带一路”倡导的“五通”(政策沟通、设施联通、贸易畅通、资金融通、民心相通)合作模式,感悟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。  

三、明意义:以政治眼光展望人类命运共同体

在升华环节,陈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时事热点,探讨“一带一路”的历史使命与现实意义。通过分析“雅万高铁”等民生项目,学生认识到倡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、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作用。课堂最后,师生总结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,繁荣之路,开放之路,文明之路,创新之路。

c2783ed1f9734b8195d4d829e554e0d7.png 

 

教学创新获赞誉

本节课融合史料分析、地图解读、时政研讨等多种形式,体现了“大单元教学”理念。观摩教师纷纷表示,陈老师的课堂“既有历史纵深感,又有现实穿透力”,为学科融合教学提供了优秀范本。“这堂课不仅是一节知识传授课,更是一堂培养国际视野、厚植家国情怀的思政金课。”  

 

通讯:姚  娟

编辑:李人扬

一审:符豪良、许晴

二审:李冠男

三审:曹共平、吴伟

 

  

 

 


终审:周梅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